正视冷链短板
在年初山东疫苗事件爆发之前,民众对疫苗、医药类制品的低温冷链几乎没有太多概念,过去到医院或防疫站接种疫苗,甚至可以看接种的护士从普通的家用冰箱冰柜里取出冷藏的疫苗进行配制,若往上追溯疫苗的冷链过程则更无从得知。
这类不规范式的医药疫苗现状,在我国尤其基层地区非常普遍,疫苗从生产制成出厂,到运输到各防疫站,这其中的运输、配送过程药监局还无法实现信息化的跟踪手段,因而医药制品的安全隐患也真切地存在冷链过程当中。
虽然医药品冷链体系还存在着各类不完善的问题,但相关行业均积极展开了各式的整改并加大监管力度,正视问题与不足,才能更好地进步。
国家及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疫苗事件一爆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当日国家卫计委亦出台新规: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集中采购,接种单位不得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购买第二类疫苗,同时加强疫苗冷链管理,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预防接种一场反应补偿保险机制等。
通过各类医药事件,国家及有关部门亦加强了监管力度,医药冷库、冷链的推广普及前景可见一斑。
医药冷库在医药冷链中的重要作用
通常大型、有实力的药品生产制造、药品贸易流通企业,都拥有自主的医药冷库和医药运输冷链系统,记者联系到浩爽制冷正在鲁抗医药进行施工的项目总监郭经理,郭经理讲,在医药冷库建造方面,大型、正规的医药企业,尤其在药品成品、原料、疫苗等方面进行冷库建设的投入较为注重,但随着监管力度和全民医药冷链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小型医药企业也逐渐重视起医药冷库的建造于租赁使用,这在今年初各类医药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很明显的改变。
“鲁抗正在施工的这一期冷库已经是鲁抗通过浩爽建造的第三期冷库工程,储存所涉及的范围也从最初的药品到现在的原料、器材等。”郭经理告诉记者。
在市场需求、民众舆论与相关部门监管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的市场环境对我国的医药冷链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机遇,同时规范化、个性化的医药冷库、冷链体系建设及信息化可溯监管系统建设与完善,也是对整个医药冷链的一场新的考验。